产品展示
2024第一部爆款来了得谢谢冯小刚
1997年,当《泰坦尼克号》这艘大船横行全球的时候,在中国,一位不起眼的小导演也打造了一艘属于自己的大船。
这一年,他拍了部叫做《甲方乙方》的电影,票房3600万,开启了国产片的贺岁时代。
这个叫做冯小刚的“媚俗”导演,在之后的几年,能够一路高歌,不但稳坐年度票房冠军的交椅,更是把贺岁档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26年后,当冯小刚带着他的第19部电影重出江湖的时候,贺岁档的格局早已天翻地覆。
前一年和郑晓龙合作的《北京人在纽约》大获成功,这一年他首次执导,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永失我爱》也成功登陆院线,同时还和王朔成立了电影公司,准备在电影圈大干一场。
1994年11月,好莱坞电影《亡命天涯》引进国内,如平地惊雷,仅在六个城市公映,就豪取2500万人民币票房。
同一时期,随着各项改革措施出台,好莱坞电影进入国内,国营片厂的垄断地位也逐渐被打破,一大批计划体制时代的经营者们被市场大潮冲得人仰马翻。
在一次给厂里的演职人员发完工资,报销完医疗费用之后,全厂账上只剩下20万。
与全国各地的各种投资人讲故事,谈合作,为了拉投资,会在凌晨三点去歌厅拉着喝完酒的投资方签合同(《孔繁森》),更是为了合作,让厂里的导演们去听牟其中当面吹那个炸开喜马拉雅山的大牛。
比如电影界“自救”的9550工程,提出要电影厂在九五期间努力拍50部精品国产故事片,于是国营片厂增加了在伟人、模范等主旋律题材上的大量投入,寄希望靠着能够打一个翻身仗。
但此举不仅没有换来应有的票房成绩(《孔繁森》曾预测如号召全国党员观看可以票房轻松过亿,但实际收入仅3600万),还消耗了国营厂本就匮乏的创作资本。
1996年,中国电影票房前十,除了《孔繁森》之外,全部都是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和港片。
从1995年起,冯小刚一连四部电影都没有通过审查,有一部甚至都已经开拍,结果仍旧被叫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和王朔成立的公司黄了,王朔自己也因为国内舆论的围攻,出走美国不再过问电影。
在冯小刚的自传里,1996年的他陷入了一个迷茫的状态,每天都坐家里看窗户外的庄稼地发呆。
而此时的北影厂也没有好过多少,当年报上去的二十多部电影被毙了八部,力主拍摄的《孔繁森》效果也不佳。
放眼全国范围,好莱坞和港片都在冲击国内市场,录像带和电视机正在快速普及。
帮人实现愿望的好梦一日游公司解散,哥几个在酒桌上互相吹捧,真情表露,情到浓时,热泪盈眶。
对于冯小刚来说,早年的电影所秉承的思路就是,创作者是乙方,广大人民群众是甲方,服务意识浓厚。
这样的想法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那些年,国内的观众确实不大爱看国产片,创作者只能“小心翼翼”。
韩三平千辛万苦帮冯小刚找到了项目,拍摄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但依然搞不定投资,北影厂只能拿出一百万,剩下的钱还得自己找。
1997年,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广电局跨系统联合成立了一个叫做紫禁城影业的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也对冯小刚的想法颇有兴趣。
开机前,张和平随团去台湾访问,在香港机场等待转机时,突然灵机一动,随即打通我的手机,他兴奋地说:小刚,我想了一个片名“甲方乙方”,你觉得怎么样?
《甲方乙方》这部电影,不能出现原著作者王朔的名字,也不能给到导演片酬——要按比例,按市场效益分账,卖得越好挣得越多。
前者,是为了规避风险,后者,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尤其是后者,现在看起来是赚大发了,但在当时其实都是空头支票。
即便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后怕,如果失败了,挣不到钱不说,他的创作生涯也会和当时大部分人一样,在那个衰颓的大环境下,为一个拍片机会等上许多年……
虽然只位列当年的年度第九,但给到了当时的制片厂与创作者难得的信心,甚至被当时的中国导演协会副会长滕文骥称为中国电影救市之作。
回到北京后,中国导演协会为《甲方乙方》举行了庆功会,很多导演到场祝贺。腾文骥说:这不是为你个人,是为了鼓励大家为中国电影救市。
选择好莱坞“同步”,以圣诞、元旦为档期,自此成功地开启了“贺岁档”这一档期。
此后几年,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一部部走进国产观众视野。
可以说,那几年国产电影导演里能稳定扛票房的,似乎就只有冯小刚和他的冯氏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中的李冬宝,《不见不散》中的刘元,亦或者是《没完没了》里的韩冬、《大腕》里的尤优,后来《非诚勿扰》里的秦奋……
冯小刚善于用生活的俏皮话,不断调侃、解构严肃规范的传统话语,这一招在当年就是能唤起无数观众共鸣的喜剧公约数。
而早年的国产片,基本上都是从“甲方”出发——“我要拍什么”,“我想告诉你什么”,“我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电影这东西,主要是满足大众的一个,欣赏的一个需要。我基本上,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来走。这个被广大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认为是不齿的,在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比如《一声叹息》,就是冯小刚96年被叫停的那部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修改后的版本,讲中年婚外情,丝毫没有喜剧元素,虽然被诟病票房失利——
电影人和观众,靠着冯氏喜剧电影达成了一个最初的共识:中国电影有了一个稳定、成熟的“档期”。
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除了两部《变形金刚》(那是暑期档的先声),全部都是贺岁档上映的。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刘伟强《无间道3》,陈可辛《如果·爱》《投名状》,冯小刚的《集结号》《非诚勿扰1&2》《1942》,尔冬升《门徒》,陈德森《十月围城》,陈凯歌《梅兰芳》《赵氏孤儿》,周星驰《长江七号》,吴宇森《赤壁》,徐克《龙门飞甲》,李安的《少年派》,成龙的《十二生肖》,姜文的《让子弹飞》,徐峥《泰囧》……
如果你对冯小刚的电影有过了解,你会发现,他的电影生涯起伏,与贺岁档的沉浮,保持了惊人的一致。
那一年,冯小刚拍了部叫做《一九四二》的电影,如今这部电影备受追捧,豆瓣评分已经达到了冯小刚导演作品的前三,但在当年,不但口碑一般,票房也出人意料地失利了。
第二年,他拍出了生涯最低分的电影《私人订制》,卖了7个亿,这样的落差使得他不但在金鸡奖上自嘲,甚至于影响了日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论断:
从为观众服务,到质疑观众,显然,冯小刚已经不打算再把自己放在乙方的位置上了。
依托着好莱坞的优势,2007年的《变形金刚》第一部在暑假以2.68亿票房力压两部贺岁档电影(集结号,投名状)拿到了当年票房榜冠军,2011年,第三部又在暑期档复制了一遍,票房达到了十亿量级。
与当下春节档火热的状态不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观众并没有在春节期间去电影院的习惯。
2007年前后,春节档不论是观影人次还是票房数字,都只占全年的3%左右。到了2010年,哪怕《阿凡达》一直火到了春节档,但当年恰逢情人节的春节档,依然只有《大兵小将》在当天上映,冷清可见一般。
这样的变化使得国产片开始有了更多的战场,主打青少年的选择暑期档,主打合家欢的选择春节档。
电影市场爆炸带起的观众热情,也并没有留恋贺岁档这个老朋友,原本的这个档期显得是那么的尴尬,两头不靠。
2012年,当徐峥和他的《泰囧》成为了贺岁档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直接造就了国产电影第一部十亿级作品时。
2014的《变形金刚4》把暑期档的票房成绩,拉高到了20亿的量级,暑期档一部电影的收益,就足以碾压几年前贺岁档的所有电影成绩。
同样是这一年,宁浩的《心花路放》在国庆大卖,票房也冲上了十亿的级别,一个属于国庆档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自此,被贺岁档引领的中国电影时代,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春节、暑期、国庆这些电影档期,更为如今大部分观众熟知。
那一年《满城尽带黄金甲》靠着豪华阵容和大场面冲击贺岁档成功,不仅把同类型题材的《夜宴》逼到了暑期档,更是与贾樟柯的贺岁档电影《三峡好人》,掀起了一场关于“黄金”与“好人”的争议——
贾樟柯用一种殉道式的商业自杀向所有人发问,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有谁还关心“好人”。
贺岁档从国产商业大片们轮番扎堆抢夺的阵地,逐步退场,变成了老导演的安全区:
前者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姜文的《一步之遥》,张艺谋的《长城》,管虎的《老炮儿》,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芳华》……
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张嘉佳的《摆渡人》,田羽生的《前任三》,饶晓志的《无名之辈》,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柯汶利的《误杀》,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尤其是对应所谓成熟档期里,已经变得充满流量算计的“爆款”来说,贺岁档电影更显得质优价廉。
在《甲方乙方》大获成功之后,那次电影局会议上,冯小刚当着很多导演的面,说出自己对市场,要讨好观众讨好投资方的小心得的时候。
既然如此,既然冯小刚心知肚明观众就是一切,为什么他后来又不顾一切地拍摄《只有芸知道》等片,不再接地气了呢?
据统计,从1994年起,他至今在院线上映的十八部电影里,只有三部不在贺岁档上映。
如果不是意外情况,从1997年《甲方乙方》到2019年《只有芸知道》,22年里有15年你都能在贺岁档看到冯氏电影。
2003年《手机》埋下的雷,在2018年提前时间线年疫情摧毁电影市场之前,冯小刚就跟当年被围攻的王朔一样,被迫离场。
当年冯氏喜剧能够戳中观众的地方,那个让贺岁档能够扎根在观众心中的优势和共识。
当年他引以为傲的“平民意识”已经适应不了当下了,这里不仅是因为他早已成了大导演,更重要的是,他对当下的潮流已经无法认同了。
大导演们那些年在贺岁档给观众带来的眼花缭乱的大场面,大冲突,好莱坞商业片年复一年的轮番视觉轰炸,还有观众选择的增加,注意力的转向,甚至是疫情的打击……
即便冯小刚许多年后回过头来,试图再次接近观众,恐怕也会疑惑:观众是谁?他们在哪?
在《1942》遭到差评的年代,《私人定制》能够盆满钵满,在《集结号》被打成公知电影的同时,当年上映只卖了几万票房的《横空出世》完成了翻红封神,更别说如今,陈凯歌被调侃,张艺谋被全网嘲,口碑的翻转瞬间完成。
Sir不理解为什么《狗神》会卖那么差,也不理解为什么《一闪一闪亮星星》会卖那么火,一部电影的噱头真的会比它本身的质量更重要吗?
可是当这个浪潮过去之后呢?下一个浪潮会是什么时候过来?下个月?下周?还是明天?
说到这里,Sir想起了《芳华》的结尾,那是一个定格画面,画面外的旁白说:
究竟是让我们看到芳华已逝还是芳华依旧,现在还尚未得知,但可以看见的是,无论是冯小刚还是贺岁档,双方都已经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