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交往在云端:一周城市生活

2024-09-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互联网诞生以来,自发形成的线上组织,创造了无数的开源软件,并将这种自由共享的精神带给了更多人。

  近几年疫情仍旧摇摆不定,人和人之间还无法完全通过线下互动连接交流之时,越来越多人选择以共读、共创这种合作方式认识彼此,陪伴互勉,在某一领域有所输出。其中,有类似明日之路行动小组这样,自发形成长期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团体,也有像灵感买家俱乐部这样的社群,帮助独立创作者更好地去创作。本期回顾的主角,诞生于2022年5月,他们是一群“有着公共意识的创造力青年”,跟随给定的专题进行策划,共同学习、研究与之相关的社会议题。

  2022年5月,上海还没有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位于上海的社会创新组织BottleDream在这个节点发起了一个共创计划,叫做“建一座数字世界的街心花园”。他们招募有公共意识和创造力的人,一起参与专题式共创计划,即跟随专题策划,共同学习、研究与之相关的社会议题。这个想法起源于团队的学习理念learning by doing,组织讨论创造共同学习的契机,以创作作品为目标给学习定下锚点。第一期的专题为“人、城市和秩序”。

  在填写报名问卷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长期对城市议题感兴趣。我曾经拍过一个艺术家的纪录片,当时他以自己的名字做了一个路牌,置于北京没有名字的街道,没有人发现,路名甚至被百度地图等收录。从这以后我就会关注城市空间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我曾在一个小区里看到居民们自发农作,于是创作了一个摄影专题《国权路上的菜园子》;2020年,地摊经济卷土重来,我和朋友摆了一次地摊,制作了一部行动纪录片。

  一共有121人提交了报名问卷,在初筛和电线位朋友成为了街心花园的居民。我们在八周时间里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和研究城市议题。如何让这二十多位背景各异的朋友共同研究城市议题呢?主要分为三步。

  在本次“人、城市和秩序”专题中,大家一共提出8个城市议题,其中4个被有序推进。分别是“如何在城市里没事找事?”“用声音‘看’生活——声音的践行者”“深圳城中村研究与行动”和“在大城市不花钱过周末的100种方法”。

  在提出“在大城市不花钱过周末的100种方法”议题时,我就是想知道,城市里明明有那么丰富的资源,除了消费,我们可以如何用尽城市里的每一寸空间?我也确实拥有异于常人对免费资源的敏感度——比如我会注意到一些店铺因新店员练手提供的“免费咖啡”或者“免费理发”,那些摆放在小花店门口的“免费散花”,以及徐汇区某家卖包的店里提供着免费的现磨咖啡等等。

  BottleDream鼓励大家往深再想一步。比如,为什么大家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免费资源和剩余资源的区别是什么?花钱过周末是现在的大部分人的主流吗,它是一种感觉还是事实?城市空间是如何演变的?……

  1)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的演进。对应前现代的生产者社会,我们现在处于消费者社会。社会形态的演变,让消费成为当代人定义自己身份的主要手段,而消费主义的进一步影响,又通过符码操控和暗示意义来驱动人消费,也使得大多数人通过消费来区分自己的阶层,这个就是为什么大家过周末似乎都在花钱的大背景,人很难摆脱消费的社会形态,也难以摆脱充斥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费主义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鲍德里亚说的,消费已经控制当代人的全部生活。

  2)对于花钱过周末的人群进行访谈调研。如果说理论提供了历史的视角,那访谈身边的朋友就会进入具体的生活。下图是大家提到的过周末的方式,颜色的深浅代表花钱的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无意发现我们的分类与纳什的休闲层次相呼应,譬如纳什说的创造性参与,便是我们整理出的“自己创造”;纳什说的娱乐、消遣、打发时间,就是我们整理出的“游戏人生与消费文化”。而我们也发现,越是创造性的参与,可能就越不需要消费。

  3)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空间结构都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形态,比如从生产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社会形态,也会促成从生产者城市到消费者城市的演变。列斐伏尔所说,“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在公共空间生成与使用的动态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二者的互动关系也随之建构起来。

  原本我只觉得城市资源非常丰富,经过八周的学习交流,现在我会从更多维度去思考这个议题。为什么要不花钱过周末?也许是出于一种对消费的反思,也许我们会因为不用消费和占有什么,而感到一种触手可及的自由与珍贵。

  目前我们进入了议题的下一阶段:创作。我们想做一本实用的小册子,分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BottleDream在项目招募时这样形容街心花园,“我们想象了一下探索、建造一座数字世界里的街心花园是什么感觉?或许有点像解谜游戏《The Witness》里的世界,探索复杂的长期的议题和玩解谜游戏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近似的。没有地图,非线性,也没有什么提示,听起来似乎很不容易,但值得去探索。希望这座数字世界里的街心花园,也能让更多人直接通过行动认识、掌握一种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

  持续探索与耕耘,花园的景观就会越来越多元壮阔。图片来源:《The Witness》

  BottleDream把 500 多平米的办公室改造成了一个社会创新公共空间,一个能让不同文化圈层爱好者在一起探讨公共议题的创造力社区,7月25日正式开放。

  “灵感买家俱乐部”是一个为独立创作者提供工具和观念的“工具”,它将帮助独立创作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独立的空间、更有活力地去创作。发起人傅丰元还创办了一个线上的虚拟联合办公空间“业余公司”,在这里能遇见一群独立创作者。最近,他们还发起了一个48小时播客创作挑战活动“[搅]·Pod Jam”。

  明日之路行动小组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团体,聚集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以共创形式探寻“明日之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纪录片《明日之食》。在摄制纪录片的同时,也策划举办了包括“未来食物共学小组”“四海无闲田——寻找城市里犄角旮旯的田地”等线上线下活动。

  作者为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框架。本书回答了下面这样的问题:中介化互动可以是温情和私人化的吗?人们在线上会撒谎吗?在线上建立的关系可靠吗?数字媒体会破坏我们的其他关系吗?整体而言,本书强调,只有理解了数字媒体的特质、发展以及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与人际情景,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泉州·招募|Upbeing X CSDC 联创行动 ——用服务设计助力闽南乡村振兴

  线上讲座|蒋春倩:《华盖建筑事务所(1931-1952)》及其资料收集过程分享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