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新科技让旅客出行“畅”起来

 

  机场若想提升运营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最可行的方式是什么?由于新建航站楼和跑道耗资巨大,加上设计、规划和环保审批流程繁杂等因素,机场若想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困难重重,通常需要10多年才能将建筑图纸变为现实,于是下功夫提升软件建设水平成为机场管理方更加现实的选择。

  事实上,小到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机场体验的应用程序、虚拟助手,在值机手续办理和行李托运环节发挥作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到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在业界早已不是新鲜事。

  新冠疫情暴发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让非接触式技术在机场更早得到广泛推广。此外,依赖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技术和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也在全球各大机场有了更多应用和发展。

  近两年,德国慕尼黑机场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上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践。去年,由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材料流和物流研究所研发的自主移动机器人evoBOT在机场完成了首次实际测试。evoBOT拥有两个轮子和夹持臂,能够在不同材质且不平坦的表面保持平衡移动,甚至在斜坡上也能稳定运行。

  evoBOT的自平衡系统基于倒立摆原理,能够自如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进行抓取,可以执行包括搬运危险物品、长距离运输包裹、辅助起重和高空作业、获取材料或在飞机装卸过程中提供支持等多项任务。机器人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并且能够携带重达100公斤的负载。这些能力使其可以在室内外多种环境中独立或协同其他设备进行操作。为了更好地适用于机场运营环境,目前evoBOT尚处于调试阶段。

  今年,慕尼黑机场引入了智能服务机器人——JEEVES,旅客可以向它购买食品和饮料。这一类型机器人最初应用于酒店和医疗保健领域,如今作为“小吃机器人”亮相机场。“JEEVES”这个名字取自英国小说中一名忠诚能干的仆人,提供一系列冰镇饮料和小吃,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无现金支付方式进行购买,如Apple Pay、Google Pay和信用卡。

  这款机器人由慕尼黑初创公司Robotise研发,正在慕尼黑机场2号航站楼进行为期一年的测试。JEEVES只有110厘米高,分布于2号航站楼四层和五层的登机口区域。当旅客靠近机器人或其行进路径时,机器人会停下来,旅客使用机器上的触摸屏即可完成购物。

  机场管理方认为,通过此类实验,不仅可以探索提升物流效率的可能,也可以研究旅客对此类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从而为旅客创造更多样化的旅行体验,这与慕尼黑机场打造优质创新中心的愿景高度契合。

  自动驾驶汽车公司Aurrigo International plc致力于为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智能地面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今年5月,Aurrigo与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CAG)达成协议,后者将引入4辆全电动自主行李处理车辆,并选取试点进行翼下操作实验。

  此前,Aurrigo的电动自动驾驶行李搬运车Auto-DollyTug在机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测试,以证明它们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适应性,特别是对潮湿、酷热天气的适应能力,以及与机场设备对齐、行李集装箱自动装载、在飞机附近近距离操作的能力。最新版的Auto-DollyTug整合了行李牵引车的实用性和行李搬运车的单位装载设备(ULD)运载能力,在机坪上与常规地面服务设备(GSE)互动良好,并且能够直接侧向驶入狭小空间,进行精确的自动装载和卸载。

  接下来,机场和设计团队将专注于通过Aurrigo的Auto-Connect平台测试车队,为宽体机的行李周转提供支持。预计这批在英国设计、组装和制造的新一代机场行李处理车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抵达新加坡。Aurrigo相信这种车辆一旦通过测试投入使用,将为机场提升运营效率、改善从业人员作业环境、解决全球民航业面临的人员短缺问题提供帮助。

  Aurrigo首席执行官大卫·基恩教授表示:“这对民航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自2020年以来,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一直在与我们共同探索这项技术,大量测试的结果使他们有信心与我们签订了协议。”

  近期,Aurrigo还与美国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国际机场(CVG)和国际航空集团(IAG)开展合作,共同部署Auto-DollyTug。Aurrigo认为提高宽体机运营效率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无缝对接。CVG首席执行官坎迪斯·麦格劳表示:“作为美国乃至全球发展最快的客货运枢纽,CVG致力于研发创新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希望通过此次三方合作,能够为解决民航业面临的人员短缺、安全和运力等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自2022年底以来,WHILL公司一直与美国航空集团全资子公司Envoy Air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和迈阿密国际机场进行合作,测试自动驾驶电动轮椅服务的可行性。今年在为期18个月的成功试验之后,这种电动轮椅终于被正式引进,成为美国航空在这两个机场专属航站楼的服务项目。

  WHILL公司自动驾驶轮椅产品此前曾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成田机场推出,此次正式进驻美国机场。用户只要在触摸屏上选择目的地,轮椅便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可安全可靠地将服务对象送至登机口。

  WHILL公司认为,为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是当今机场和航空公司需要面对的常见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1亿,届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无障碍服务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

  “我们很高兴能为美国两个大型空中交通枢纽带来尖端技术和创新。”WHILL Mobility Services北美业务发展副总裁谢恩·博格尼表示,“我们的自主交通服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减少了等待时间,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在机场内拖着大小行李赶飞机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情,为此印度拉吉夫·甘地国际机场和德国慕尼黑机场尝试使用智能行李手推车。拉吉夫·甘地国际机场是印度首个部署物联网(IoT)并启用智能行李手推车的机场。运营商GHIAL对手推车进行实时跟踪,确保始终有足够的手推车供旅客选择。该机场为全部3000辆行李手推车部署了采用LoRa长距离无线技术的物联网平台,大幅减少旅客等待手推车的时间,并通过仪表板提供的实时信息,预测手推车的合理摆放位置,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为旅客提供手推车。

  最近,慕尼黑机场在2号航站楼试用了配备平板电脑的智能行李手推车,旅客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手动输入航班信息或扫描登机牌以接收航班实时信息。除此之外,旅客还可以用其寻找商店和餐馆等设施,平板电脑上的数字地图将引导他们抵达,并根据他们的实时位置提供特别优惠。机场的项目团队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将这些手推车纳入常规运营范畴。

  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技术主管雪莉·斯坦认为,“技术对机场的重要性更胜往昔,将在机场发挥更大作用,并将成为创造无缝旅行体验的关键驱动力”。国际机场协会(ACI)安全、便利化和机场信息技术总监妮娜·布鲁克斯对此持相同观点,并强调“当今的技术创新对机场运营尤为重要,因为预计到2040年,全球旅客人数将增加一倍以上”。

  机场作为复杂且高效的交通枢纽,其日常运营涉及众多环节,包括航班调度、旅客服务、安全检查、货物处理等,采用新技术有助于机场更高效、更可持续地运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机场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其中,人工智能(AI)技术在机场的各种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生物识别技术相比,AI技术在机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发生改变。布鲁克斯认为,随着机场的繁忙程度不断提升,机场管理部门、航空公司和安全组织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并且越来越多地依赖AI技术。AI技术将被用来提升管理水平以及优化机场的各种操作和流程,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旅客数量和安全需求。

  美国西北部主要门户枢纽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正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发布了航空技术主计划。该计划旨在探索及应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以提升机场运营水平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客体验,这项计划的框架使用ChatGPT技术进行搭建。

  安全技术公司Pangiam与Google Cloud合作,推出了Project DARTMOUTH项目,利用AI和模式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评估,用以识别行李中的潜在违禁品。该项目旨在提升机场安检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为旅客提供更快捷、更标准化的安检体验。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是第一个实施该项目的欧洲主要机场,目前正在尝试用其加强对随身行李的检查。

  放眼全球,AI技术在各大机场的应用不止于此,在智能客服机器人和自动服务系统、资源优化配置、预测性维护、数据治理与决策支持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也许如斯坦所言,未来也许在你注意不到的角落,就有AI技术在发挥作用。(中国民航报 特约撰稿人董晨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