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让城市更智慧_今日中国
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并提出将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作为重要项目,推动城市数据大脑建设。2024年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数字中国建设。上海作为最早一批开启“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如今已进入“应用融合创新3.0”阶段,城市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慧城市“人民共建”。由此,上海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开辟城市数字治理的新篇章。
“有一次办事我才知道,原来‘随申办’的二维码可以代替身份证!”居住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季子矝感叹。
所谓“随申办”,是指上海市政府在2019年推出的“一网通”类超级应用,聚焦民生各类领域,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大量场景式的办事模块,并归类了100种电子证照,能够让使用者“一个应用行走上海”。2024年,“随申办”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整合了包括社保在内的多款政府运营的独立APP,进一步增强“随申办”的覆盖范围,为市民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季子矝透露,她之前在预约社区内党群中心的图书馆时,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即便没带身份证,也可以通过扫“随申办”上的二维码,实现与身份证相同的效果。
“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就是‘易得’。” 季子矝说,“比如我现在很需要办理护照,‘智慧’的体现就在于我不用操作很多程序、跑很多地方,而是去一个窗口、交一次材料就能把护照办下来。”季子矝对智慧城市的期待与上海市进行的数字化城市建设理念相匹配。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徐偲骕曾翻译《数字世界的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域有一系列研究积累。在他看来,很多城市一方面大力推进政府治理本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也有不少治理和服务呈现出“平台发包制”的特征。政府监管部门主导并制定基本规则、发布合规要求,诸如短视频、交通出行App、电商网站、科技金融等大型数字平台就扮演着落实这些规制的“代理治理主体”的角色。这是位于日常生活便利化和技术逻辑内嵌之下的更深层次的转型,涉及治理分工、中国社会平台化等丰富的面向。
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显著表现在便民方面,尤其体现为市民就医流程。据了解,“随申办”集线上问诊、线上预约挂号等功能于一体,当市民添加完成就诊人信息后,就可以一站式查看全市医院资源,线上完成挂号。即使暂不预约,也可以实时查看余号数量,方便市民规划就诊时间。此外,在医院初诊后,市民便可在“随申办”选择对应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复诊。不仅如此,所有就诊记录都会被保存至“电子病历卡”,方便后续查阅。
除了“市民”的身份之外,金紫琪曾经有几段经历,为上海市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做过志愿服务。
季子矝回忆,在工作时,自己曾被安排去为辖区内的残疾人更换数字档案。“这份数字档案里甚至还有动态的家庭关系图。”看到这些内容时,她颇感意外:“基层的数字建设确实是有的。”
作为上海市最大的中心城区,杨浦区是上海唯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正实现从“工业城区”到“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转变。
此外,季子矝的工作内容也包括为残疾人辅导生活技能类的教育课程。当地政府购买服务,她和同事负责具体服务的落地。这些课程设计周到,尤其是突出对智能化数字设备的使用,比如教授如何操作手机、如何使用微信等。
事实上,上海市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早已尝试发挥技术要素的作用,并特别希望基层从中受益。徐偲骕介绍,上海等超大型城市目前正处于以打造各种底座、大脑为主要手段的“城市平台化进程”,目的是实现全域数字化转型。同时,上海在“一网统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通过统筹规划“一张网”、推进数字化工具箱建设、拓展城市“神经元”网络、完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等,“智慧”乃至“智能”的城市生活得以实现。相关基层工作人员可以此为基础,有效提高数字治理和服务水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率先实现5G城市全覆盖,并建成“双千兆宽带第一城”。
近些年,上海持续发挥数字化建设中的技术力量,主要体现在规范归集与基层治理相关的数据资源、规范下沉基层信息系统的管理流程、支持居村开展“硬科技+轻应用”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有效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层爱用和群众受用。
季子矝对基层工作人员对数字化设施的使用抱有很高期待,她也希望“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最终可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效率。回忆在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志愿服务经历,她十分期待未来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精准掌握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并预测其需求,更好地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2024年5月,上海市正式上线启用“网上助残服务大厅”,通过智能识别潜在政策受益对象,最大限度避免政策覆盖留死角,为基层工作人员精准掌握残疾人信息进一步提供便利。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络官方平台。
2020年,习在考察上海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3年以来,上海围绕基础制度、基础设施、基础要素三大关键领域,不断夯实数字城市基础底座。
徐偲骕表示,上海市近些年在建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同时,也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具体的建设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对技术可能涉及到的安全、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积极回应市民的诉求。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2024年3月,上海市16区共计接受市民诉求126828个,按时结办率100%。而在6月13日当天,上海市全市共接受来自多种途径的诉求共3642条,涵盖信息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多种类型,涉及工商、消防、公安、教育、交通各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还考虑到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少数群体。新版上海市民服务热线开通后首次推出“手语视频”功能,听障人士可以向专业的手语接线员精准表达个人诉求。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除了需要新技术作为支撑以外,还需要拥有相应的公共治理与数字管理人才,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地发挥各自作用。早在2021年,上海市就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开始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也频繁与物联网、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学院”,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季子矝提到,自己目前在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前,她参加了导师主持的关于老年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的项目,通过严谨的社会科学方法,向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发放问卷,并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问卷内容把握各结果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正如长期深耕智慧城市研究的加拿大学者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所言,“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以及造访它们的人的集体经验和才智使城市变得智慧”。作为一名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季子矝提及,“高校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薛 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文化与数字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