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长沙召开

 

  进入仲夏,湖南长沙真是太“热”了。那边,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湖南大学等景点人气爆棚;这边,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同样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呈现万人空巷,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7月18日到19日在这里盛大召开。

  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由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智慧城市业界大咖精英3000余人欢聚“星城”长沙,济济一堂,共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大计,共话全域数字化时代引领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越来越“聪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就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等作出全面部署。《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信息模型、时空大数据、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实景三维中国等基础平台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应用赋能,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时空框架。

  据悉,为全面展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从规格、论坛设置、展览展示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升级”。会议规格“升级”,会议设置的17个主题分论坛中,有4个分论坛是由自然资源部直属单位牵头主办,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论坛、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论坛、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创新应用论坛、智慧城市时空标准发展论坛。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现智慧城市领域的尖端科技成果与前沿装备,促进技术深层交流与产业广泛合作,与会议同期举办的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及装备展也进行了“升级”,展览面积从原定的2000余平米扩大到3000余平米,还首次增设了“智慧规划及实景三维”展览专区,集中展示国土空间规划和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生动实践。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数字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组织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建立了全矢量化的国土利用数据库,并按年度更新,全面摸清、动态掌握了我国每一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夯实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底图、底数和底版;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汇聚起服务智慧城市发展的多源、权威的海量时空数据;积极推行“以图管资源”,累积多年用地用矿用海审批、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权属的全周期的管理数据,使智慧城市发展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实时;建成“天地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调查云等一大批数字化重点工程和典型应用,在实践中,持续迭代升级,积累了全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丰富经验。同时,自然资源部适应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制订出台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国土空间信息模型,并部署了试点。要求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城市,要将国土空间信息模型建设与四部门文件要求的落实统筹起来,先行一步,早见成效,助力加快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

  不可否认,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大模型风起云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获得突破,继续引领城市深刻变革。诚然,从应对不断进化的技术带来的城市冲突,到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考量,再到通过元宇宙和数字孪生技术革新城市发展前景,城市已站在了变革的前沿。所以,智慧城市大会主论坛备受业界瞩目。

  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原副主席、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发起人赖明在致辞中,通过一组组数据印证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人均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战略得到深入实施。如何科学、智慧、精准、高效管理城市,成为城市管理者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组建了部级协调工作组,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省市积极探索,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不断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能家居等领域实践,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对于智慧建设建设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强化智慧城市顶层建设,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指导意见,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完善新型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水务等应用。三是深化城市数据融合应用,持续推进城市数据汇集,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高效通知城市中枢,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决策新方式。四是优化新型智慧城市生态,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营运模式。五是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作为我国智慧城市领域品牌历史久、规模层次高、行业覆盖广的学术盛会。正如开幕式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邬伦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张新长两位主持人在开场白中所说,自2001年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广州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大会见证着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从办事流程线上化到AI辅助决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深化发展和协同布局。作为智慧城市领域的重要平台,大会将持续致力于打造高水准、高品质的行业聚会,推动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深入交流,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汇集行业力量。

  会议现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在欢迎词中表示,本次大会以“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鲜明主题,旨在广泛且深入地开展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学术研讨、交流与合作,全力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他认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历经探索、提速和深化期,昂首阔步迈向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91.6%的地级以上城市、超过65.8%的县级城市均已积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迫切需求,并在各地广泛开展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为后续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社会经济等人文信息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的数据信息基石,不仅为智慧城市建设筑牢了统一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基底,更搭建起了信息共享交换与协同服务的坚固桥梁。为此,中国测绘学会将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社团的组织优势与智力优势,切实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桥梁纽带”这一神圣职责,加快推动高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为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有力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本届大会主席周成虎在会上表示,科学家证实,2023年是全球温度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也许2024年依然会刷新2023年的纪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包括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毫无疑问,城市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载地,作为人类居住的重要阵地,我们需要智慧化创新发展。今天,我们也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职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模型等一系列新技术,从数据到软件、从软件到硬件、从硬件到系统,将整个人类社会人事物作了隔离,形成了社会各个系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会面临新一轮更新,我们需要有更好的智慧平台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来推动人类文明交流,更好地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让全球贸易流动,保险、支付等环节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透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有利支撑,使得企业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发现价值,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贸易效率显著提升,将城市变成智能、开放的新体系;实景三维技术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一座坚固而又统一的时空框架。为此,本届大会为参会者奉上的是一场碰撞智慧、洞见未来的知识盛宴和交流平台。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席顾行发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一直致力于构建高水平、高标准的智慧城市“一站式平台”,以推动这一巨大变革力量,为高效智能、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卫星遥感在国家安全、资源环境、应急管理、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全球变化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新一轮的未来十年规划已经开启,随时随地全天候、全天时、分米级遥感感知,高可靠、低延时、高通量传输通信、厘米级立体定位的时代已经到来。同时,低空经济也在蓬勃发展,这都将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活力。我们期望通过中国遥感委员会和中国遥感大会等学术交流平台,全面展示智慧城市创新成果,推动学科交流发展,为智慧城市的繁荣贡献力量,为中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发展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会议现场,李德仁、童庆禧、王家耀、李建成、周成虎、郭仁忠、陈晓红、陈军、童小华等9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意气风发前来参会,他们是测绘科技领域的“明星大咖”,他们在大会上分享观点和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2001年第一届广州开会到今年的第十七届,我几乎都参加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走到时空智能与数字孪生的新高度。在以《论时空智能与数字孪生智慧城市》为题的报告中,他从时空大数据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及其特点、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应用三个方面分享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和研究成果,强调空天地时空大数智能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数字孪生城市是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也是智慧城市的新高度,实现善政、促产、利民。同时,利用5G、6G各物联网城市信息模型,时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云宇宙技术来建设好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工厂等。此外,在新时代,要抓好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的各种智能应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升级发展和国家治理,推进数字国家、智慧社会的建设。

  上午主论坛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同样精彩。在业界公认的“金牌”主持、南京大学教授李满春主持下,参与对话的嘉宾围绕“全域数字化与智慧城市”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探讨,这样的思想碰撞让坐在台下的众多与会者大呼过瘾。

  同时,大会发布了《智慧城市建设年度进展报告2023》,这份报告干货满满,政策、标准、技术到新产品、以及创新应用实践等都可以从报告中获知详细,了解进展情况。

  许多与会者感叹,这次会议真是一次共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饕餮盛宴,可谓思想荟萃、精彩纷呈。大会除上下午的主论坛和圆桌对话外,还在为期二天的会议中设置了17场分论坛,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创新应用、智慧城市时空标准发展,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城市安全与精细化治理,再到AI大模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数据资产管理与价值释放、智能建造、新型产城融合发展,以及智慧交通创新发展、城建档案智能化管理、智慧社区发展、实景三维赋能数字政府、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发展、智慧城市“新质力”论坛等,内容涉及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百余位专家学者、大咖将在主论坛上分享观点,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值得关注的3000多平米成果展览已然成为观察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绝佳窗口,国内智慧城市领军级研究机构、智能技术和应用研发的头部企业纷纷在在展会上亮相,他们不仅着眼于智慧城市大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性能比拼,更聚焦展示实际落地应用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在本届展会第一次亮相的“国土空间规划”展览专区,集中展示了试点单位的最新建设成果,包括TIM(国土空间信息模型)、CSPON(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网络)等前沿科研成果和实践案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