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腾讯、第三方平台、创业者谁会挣到微信小程序千亿市场的第一桶金?
几天前,马化腾在演讲中透露,微信小程序会在2017年春节前面世。紧接着,有消息人士跳出来爆料,小程序上线的时间就在近几天,具体时间会在24~28日之间。12月21日晚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公告,小程序确定将拥有
微信小程序从9月21日开启内测起,它的每次动作都会带来全网刷屏,如此火热的关注度,前所未有。可以预料到的是,小程序正式上线之后,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小程序应用被以各种方式开发出来,背靠微信这样拥有8亿月活用户的超级APP,那将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有很多分析认为,微信小程序将会带来的是一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无论“千亿级”这样的表述是否准确,可以确定的是,移动端目前群雄割据的局面会因小程序入场而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一场对用户和流量新的收割战即将打响。
实事求是的说,任何标榜“千亿级”“万亿级”体量的行业都不能排除噱头的成分,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另一方面也是在说给资本市场听。不过从微信的用户、生态和用户需求来分析,小程序“千亿市场”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毫无疑问,微信是当今无可动摇的第一APP。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APP&Game排行榜》显示,微信拥有8.4亿用户,活跃渗透率高达恐怖的80.65%,相当于每十部手机里八部都会安装微信;另一个数字同样令人艳羡,微信每周人均打开次数多达167.05次,相当于每个用户平均每天都要打开24次微信(很多人恐怕远远不止)。
目前,还没有任何产品有能力动摇微信的王者地位,其超级APP的头部效应仍会不断增强,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恐怖的用户粘性是微信小程序“千亿市场”的基础。
微信早已不再是一个社交应用,而是一个集社交、咨询、搜索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小程序是否真的会让微信变成“微信OS”,但在其强大的头部影响力之下,长尾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微信已成生态。
企鹅智酷发布的2016年《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微信用户使用过微信生活服务,也就是说超过5亿的用户使用过微信带来的其他应用服务,换句话说,用户在微信里寻找聊天以外的其他服务的用户习惯已经被养成。
同时,微信的账户体系和支付功能在微信红包的加持之下也已经非常完善。数据显示,微信支付累计绑卡用户超过2亿,超过半数的微信用户使用过微信支付和转账功能。
用户习惯的养成和支付系统的成熟,让小程序能够非常便利的融入微信的大生态里面去,这是小程序胆敢号称“千亿”的另一个基础。
业界在讨论小程序时往往更多关注于其可能对C端用户带来的改变,但本质上来看,小程序其实是一个to B的产品,几乎所有对小程序的需求也都来自B端。小程序刚开始内测时,坊间便疯传某游戏公司花300万买了一个小程序的内测资格,虽然捕风捉影,但B端用户对小程序的渴望却由此可见一斑。
B端用户之所以会对小程序有如此强烈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大家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以电商类用户为例,流量被巨头垄断是不争的现实,挣钱越来越难的商家们迫切希望出现新的产品打破现有的电商生态,为他们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于是小程序成为他们眼中的一剂良药。
其实,电商行业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缩影,在流量环境和生态环境相对固化的大背景下,B端用户迫切的希望小程序能够打开微信庞大的流量入口,或是衍生出新的玩法。中国有7000万中小企业,且B端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执行力更强,来自B端强烈的需求其实是小程序豪言“千亿”的核心。
我们知道在小程序开始内测的时候微信官方放出了200个内测码,这代表着至少会有200个小程序应用会在赶第一批上线。当然,我们有理由觉得200这个数字太少,因为腾讯系的APP想要搞到一个内测资格也并不会很难,同时获得200个内测资格的公司也不一定只开发一个小程序应用,且11月3日小程序开放公测后又有一批成熟的开发者蜂拥而入,他们通过微信审核上架的能力很有保障。那么,我们把这个数字乘以10,将会得出2000,即第一批有可能上线个。
再进一步,微信会不会一次性把这2000个小程序一起放出来?答案是基本不会,因为在小程序质量、玩法和用户反映还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微信一定会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那么,第一阶段,用户能够看到的小程序应用的数量应该是在1000个左右,且会分批放出。
当我们把1000这个数字,放在微信超过8亿的用户面前,会得出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即每个小程序理论上将会获得800万的UV。当然,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去体验一下小程序,套用悲观的“二八原则”,即假设只有20%的用户率先参与体验,即便如此,每个小程序应用也平均会有160万的UV。如果按照每个UV的获取成本为10块钱,我们会得出每个小程序可能获得的成本红利是1600万。这说明,率先入局小程序的企业将会享受到窗口期的巨大红利,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吧?
另一方面,小程序承载了微信从“连接人”到“连接商业”的使命,为社交内容的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腾讯和阿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支付、电商、社交三个方面,小程序为腾讯真正意义上介入电商领域与阿里去竞争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就如同阿里想要利用支付宝去切社交一样。基于上述两个背景下,腾讯势必会尽全力去扶持小程序,其也因此将会获得来自腾讯爸爸更多的红利机会。
微信订阅号始于2012年8月17日对内容产业的革命犹然历历在目,何况四年之后,小程序自从曝光以来,一切都是准备好的。用户准备好了,创业者准备好了,资本也准备好了。在各方都想分一杯羹的情况下,小程序将会被迅速催熟。
1848年,当美国的西进运动推进到加利福尼亚,人们在这里发现了金矿。消息立刻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并迅速形成规模空前的淘金热。成千上万来自北美、欧洲及天涯海角的人参与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淘金热中,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
与1848年的金州类似,一片蔚蓝的小程序市场也正在上演着一场“淘金热”,这其中的参与者们又有谁呢?
微信作为东家自然是“天字第一号”筑路者,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开发平台。事实上,微信“筑路”的主要工作是树立规范和审核,提供一了套完整的开发环境,它告诉开发者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是我喜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的。真正在小程序后台参与过开发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微信对小程序的管理近乎死板的严格。比如,管理者做每件事情都要扫码才能登陆,认证开发者也要扫码登陆;再比如,小程序有各式各样的样式规范,像交互样式规范、UI样式规范、代码规范、接口规范,等等。
如同道路有分级,小程序的筑路者也有其他形式的存在。比如小程序的外包开发团队,比如小程序快速生成平台,他们都是在承担技术筑路的角色,让B端用户能更快、更便捷的到达小程序矿区。
外包开发团队比较好理解,三五个技术凑在一起帮企业主定制开发小程序项目,这个行当比较苦逼,但的确很挣钱,因此经久不衰。重点说一下小程序的快速生成平台,这个也是二爷一直以来认为非常有机会,很可能赚到小程序第一桶金的领域,目前这条赛道上的人并不是很多,已经在做的包括青雀应用、即速应用、小云社群等。
小程序速生平台主要的受众是开发能力基本为0的用户群体,大家去这些平台上调用业态模板,通过妥妥拽拽即可搭建出一个小程序模型,然后直接就能放到小程序的IDE中进行调试。
由于整个市场对小程序的热情非常高涨,而懂技术,或者有技术团队的B端用户仍是少数,所以大家对这类速生平台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类小程序速生平台的玩家大多是从之前做H5转型而来,像青雀应用的背景就是做H5引擎的厂商,现在转过来做小程序开发者服务平台,所以它们在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多积累。
小程序本身就是一个偏轻度化应用的产品,用户需求相对并不会特别复杂,如果它们能让用户不写一行代码就能搞定自己的小程序应用,那么这类速生平台通过给小程序“筑路”而挣到第一桶金的机会是很大的。事实上,速生平台们的功能已经做的比较完善了,创建界面,视图、按钮都是标配,青雀等平台甚至通过一些组建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搭建。
用速生平台开发小程序的优势显然是更快速,成本更低。当然,它也有局限性,比如轻度化的应用可以放在平台上做,但层级较多,比较复杂的应用要在速生平台上完成就不太现实;再比如微信对小程序代码规范的审核非常严格,在速生平台上生成的小程序应用是否能完全满足微信规范,各家平台的情况也参差不齐,那么未来这些速生平台之间的竞争拼的可能更多是服务能力,也就是搞定微信审核的能力。
几乎每个领域都有那么一两个关于送水人飞黄腾达的传说。对于小程序来说,做这个领域配套服务的都可以被称为送水人,包括搞开发者众包的、搞培训的、搞SEO的、搞数据分析的、做媒体、做社群的等等。
由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而稿件的篇幅又不能太长,不然大家会看不下去,所以这里就挑几个关注度相对高一些的“送水人”分析一下。
首先,做小程序众包的平台,这的确是一个机会。需求决定市场,要进入小程序的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会选择通过外包的方式去做,但怎样找到靠谱的第三方?质量和进度如何保障?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小程序开发者的众包平台解决的就是高效匹配的问题,然后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及保障,保障双方利益。目前,涉及小程序垂直领域的众包平台有青雀、很快、新工式等,当然在猪八戒这样大而全的众包平台上也能找到小程序开发,但在服务的专业程度上就很与青雀这类垂直的小程序众包平台相比。
其次,做小程序SEO会不会有钱途?答案也不太乐观。微信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所有的玩法只能是微信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分享、扫描、搜索),而微信在做小程序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小程序是一个“即开即用,用完即走”的产品,它不会容忍有人通过SEO的方式跟这个大政方针对着干,假如你的小程序想用拓词的方式去占位,微信肯定是不会让你过审的。那么未来大量的小程序应用该如何去进行分发?如何去展现和排序?这其中当然是会有权重的,但这个权重的依据多半的会来自应用的本身,比如这个小程序的代码、UI、交互是不是严格按照微信的规范去做了,而这些并不是SEO能够决定的。
第三,小程序数据统计和分析平台。这事算是诸多送水人中间比较靠谱的,因为小程序的技术门槛太低了,所以它不会是技术驱动型的产品。同时,微信的很多关键能力(比如朋友圈)并没有开放给小程序,因此也很难通过营销驱动。这样一分析,小程序只能是运营驱动型的产品。对于一个以运营为核心的产品来说,数据将是核心的核心,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应该会是未来小程序的刚需。
小程序市场的掘金者即作为应用流进入到小程序领域的创业者。上文曾谈到小程序有千亿市场,同时窗口期的红利又非常巨大,那么是不是所有蜂拥而至的掘金者们都能满载而归呢?二爷的态度是:微信小程序有跟它般配的领域,也有不般配的,但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小程序,就像即便不是专业自媒体,大家也都会有微信公众号一样。
跟小程序比较般配的包括电商类、生活服务类、工具类、O2O、自媒体和企业级应用。如果要敞开了聊,这里的每个领域都能说上几个小时,所以尽量简明扼要的分析。
电商,上文在讨论小程序的市场需求时已经大概提到过了,主要在于电商能够利用小程序进入微信庞大的流量体系去获取用户,至于如何实现高留存、高转化、高复购,并不是小程序能够决定的。此外,虽然腾讯把拍拍网卖给了京东,从电商阵地退了下来,但腾讯始终都没有放弃电商梦,或许电商类小程序会因此获得腾讯爸爸更多的偏心。
生活服务,业界普遍认为小程序最适合“低频+刚需”的领域,因为这类APP的功能比较单一,就像手机上的“鸡肋”一样,不删占地方,删了说不定哪天又要用。对用户来说,小程序正好解决了大家的烦恼,一个不怎么占手机内存(微信小程序最大不能超过1M),用起来又没差别(小程序的体验已经能够达到原生应用的水平)的小程序必是极好的。
工具类的情况与生活服务差不多,同时小程序还能带来更多丰富的选择。作为一个伪文艺青年,二爷的吉他基本是放在一边落灰,但偶尔心血来潮想要玩一会就得先调弦,于是就跑去App Store找吉他调音器,等到应用下好,调好了弦,已经不想再弹了。如果是小程序,一搜就出来好几个,随便哪个打开就能用,那这样的体验就很炫酷。
O2O,线O永远的痛,又要提供免费WIFI热点,又要通过优惠刺激用户下载APP。小程序会让“扫码添加小程序”替代目前“公众号+APP”的移动应用推广方式,同时以微信号的形式保证用户留存。
自媒体,可能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小程序在自媒体领域的应用,认为对自媒体来说,订阅号已经足够而且更方便传播。其实,自媒体目前面临很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商业化落地,即通过内容聚集了很多流量却没办法转化,最多是粗放的弄个贴片广告。小程序让自媒体能够将流量比较轻松的导进一个固定的应用中去,至于这个应用具体要做什么,拥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企业级应用,SaaS行业最近两年的发展非常猛,几乎所有的企业级服务都在上云,走移动化和SaaS化。随之而来,应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是大家的信息流、用户流不通。虽然不同的小程序侧重的领域不同,但大家却是在同一套体系规范下开发出来的产品,这个特性如果被应用到企业级服务上,那么不同SaaS应用之间的连接和打通就会很轻松,同时,用户数据也能够自由流动,岂不美哉?
微信小程序上线在即,对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行业来说,筑路者、送水人、掘金者其实都有很多机会,最后想说的有三点。
首先,小程序是一个轻技术、非营销、重运营的产品,技术门槛非常低,同时微信在关系链上的很多关键能力并没有对小程序完全开放。所以,小程序服务和运营导向的特征非常明显,无论创业者身处何种角色,竞争的关键都是提供高效率的应用服务的能力。
其次,小程序终究是腾讯爸爸的,它到底能会不会开放?开放多少?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二爷选择相信微信。
第三,吃到小程序第一波红利的肯定是既得利益者,比如公众号大V,比如原生APP本来就很厉害的公司。但新的势力一定会有机会,一来新玩家没压力、没包袱;二来小程序里面的很多玩法现在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对于创业者来说,未知的大陆上一切皆有可能。
淘工厂亮相“服贸会”:2024年淘工厂已新增8万多源头工厂,接下来将聚焦扶持“星厂牌”
一年立省30万,成本降低25%!淘宝上线退货宝首日,大量商家实测退换货成本大降
腾讯会议与vivo OriginOS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低时延、低功耗的会议体验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